ESMO ASIA×SABCS巅峰对话丨耿翠芝、王晓稼、王殊、陈益定教授:戈沙妥珠单抗引领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格局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3/12/14 11:22:54  浏览量:5034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(ESMO ASIA 2023)上,TROPiCS-02研究在HR+/HER2-mBC亚洲人群治疗中的Ⅲ期桥接EVER-132-002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公布,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。2023年12月5~9日,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 2023)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。会上,多项戈沙妥珠单抗(SG)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更新。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(浙江省肿瘤医院)王晓稼教授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就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(mTNBC)和HR+/HER2-晚期乳腺癌(HR+/HER2-mBC)治疗进展进行介绍。

编者按: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(ESMO ASIA 2023)上,TROPiCS-02研究在HR+/HER2-mBC亚洲人群治疗中的Ⅲ期桥接EVER-132-002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公布,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。2023年12月5~9日,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 2023)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。会上,多项戈沙妥珠单抗(SG)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更新。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(浙江省肿瘤医院)王晓稼教授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就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(mTNBC)和HR+/HER2-晚期乳腺癌(HR+/HER2-mBC)治疗进展进行介绍。
 
mTNBC
 
肿瘤瞭望:Ⅲ期ASCENT研究证实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(mTNBC)领域的PFS和OS生存获益;Ⅱ期EVER-132-001研究则是SG治疗中国mTNBC患者的桥接研究,以往已经报道PFS数据,并因此获得国内相关适应症批准。本次SABCS大会报道了EVER-132-001研究的OS结果。请王殊教授简单回顾一下EVER-132-001研究的既往数据。

王殊教授:SG是一种靶向Trop2的ADC,为mTNBC患者的治疗开创了新的格局。著名的ASCENT研究是一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,既往数据证实,在二线或后线(2L+)mTNBC患者中,SG相较于医生选择的治疗(TPC)可显著改善患者PFS(5.6 vs 1.7个月,HR=0.39)和OS(12.1 vs 6.7个月,HR=0.48),P值均有统计学意义。但该研究入组的亚洲人群不够充分,因此,亟需针对中国人群做桥接研究,来验证中国人群的数据是否与ASCENT研究的结果吻合。而Ⅱ期单臂EVER-132-001研究探索了针对不伴脑转移的经治mTNBC中国患者的疗效,结果提示,SG用于二线或后线治疗,PFS达5.6个月,其结果与ASCENT研究的结果吻合。基于ASCENT研究的全球数据和中国的桥接研究数据,SG于2022年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(其中至少一种为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)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mTNBC患者。
 
 
本次大会上公布的EVER-132-001研究的结果显示,在既往经治的mTNBC中国患者中,接受SG治疗的患者,中位OS得到临床意义的延长,并且多个预设亚组的中位OS基本一致。在本次更新的分析中,有临床意义的ORR和中位PFS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,随访持续,无新的安全性信号,SG安全性可控。
 
肿瘤瞭望:请耿翠芝教授介绍一下这次SABCS大会报告的EVER-132-001研究的OS结果。

耿翠芝教授:此次SABCS大会上更新了EVER-132-001研究的结果,其PFS和ORR较之前稍有提高,而我们重点关注其OS结果,首次公布的中位OS为14.7个月,疗效甚好。该结果显示,中国mTNBC患者的生存获益与ASCENT研究一致,甚至好于ASCENT研究(EVER-132-001研究中位OS为14.7个月,ASCENT研究为12.1个月)。基于此,SG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上市mTNBC相关适应症,NCCN等指南将SG作为mTNBC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。EVER-132-001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出色的OS数据再次验证了SG可作为mTNBC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。从安全性来说,EVER-132-001研究与ASCENT研究差异不大,SG常见≥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(TEAE)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、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贫血,且UGT1A1基因型并不影响SG治疗的安全性。
 

肿瘤瞭望:从耿翠芝教授的介绍可见,EVER-132-001研究再次验证了SG在中国mTNBC患者中的疗效和生产获益,且安全性良好,可作为二线治疗优选方案。那么,在真实世界和临床实践中,SG治疗m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如何?请王晓稼教授分享一下您的经验。

王晓稼教授:SG是一种ADC药物,且在ASCENT研究和EVER-132-001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一致。安全性方面主要表现为血液毒性,例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、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贫血等,与常规单药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基本一致,其安全性可管理。因此,我认为SG是mTNBC患者非常好的治疗选择。
 
 
HR+/HER2-mBC
 
肿瘤瞭望:我们知道,在HR+/HER2-mBC领域,TROPiCS-02研究同样获得了PFS和OS显著获益。在近期举行的ESMO Asia大会上,进一步报道了亚洲EVER-132-002研究的结果。能否请陈益定教授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意义?

陈益定教授:Ⅲ期TROPiCS-02研究已证实,SG在经治的HR+/HER2-mBC患者中,可显著改善PFS(5.5 vs 4.0个月,HR=0.66)和OS(14.4 vs 11.2个月,HR=0.79)。基于此,SG已经于2023年2月被批准用于既往内分泌治疗耐药且接受过≥2线系统治疗(针对转移性疾病)的HR+/HER2-mBC患者。EVER-132-002研究入组患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、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区,入组标准大致与TROPiCS-02研究相似,患者既往接受过2-4线化疗,但EVER-132-002研究中患者不强调是否接受过CDK4/6i治疗,而TROPiCS-02研究中患者均接受过CDK4/6i治疗。
 
 
EVER-132-002研究显示,SG组较TPC组可显著改善PFS(BICR评估中位PFS:4.3 vs 4.2个月,HR=0.67,P=0.0028),虽然绝对数值差异不大,但其Stratified HR为0.67,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,且PFS曲线有显著差异。此外,SG组的中位OS较TPC组长(21.0个月vs 15.3个月,HR=0.64,P=0.0061),SG组和TPC组的ORR分别为20%和15%。因此,从亚洲的桥接研究EVER-132-002的结果可见,其总体疗效与全球的Ⅲ期临床研究TROPiCS-02相似。
 
 
从安全性来看,EVER-132-002研究的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,最常见的≥3级TE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(SG组为69%,TPC组为62%),进一步证实了SG可用于HR+/HER2-mBC患者的治疗。
 
肿瘤瞭望:全球TROPiCS-02研究和亚洲EVER-132-002研究取得了一致结果,证明了SG治疗HR+/HER2-mBC的疗效和安全性。尽管SG的安全性良好,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仍然关注其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安全性。这次SABCS大会报道的TROPiCS-02研究按年龄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表现如何?请耿翠芝教授分享一下最新数据。

耿翠芝教授:TROPiCS-02研究中,SG组有73例(27%)患者≥65岁,16例(6%)≥75岁;TPC组则分别有67例(25%)和8例(3%)。总体上来说,无论是<65岁或≥65岁,无论是<75岁或≥75岁,SG治疗组均相较于TPC组均有PFS和OS的获益,其安全性表现也是一致的。在<65岁和≥65岁亚组中,SG组和TPC组的3/4级TEAE分别为73%和60%、68%和61%;在<75岁和≥75岁亚组中,SG组和TPC组的3/4级TEAE分别为71%和60%、81%和71%。
 
 
肿瘤瞭望:全球ASCENT、TROPiCS-02研究以及中国EVER-132-001研究、亚洲EVER-132-002研究均证实了SG在HER2-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。您如何看待SG在HER2-乳腺癌中应用价值,未来可能进行怎样更多的研究探索?

王晓稼教授: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分层越来越简单,对于HER2-晚期乳腺癌,无论HR状态如何,都有很多的治疗药物。但是对于HR+/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,一线使用CDK4/6i后,二线如何用药,或者二线应用CDK4/6i后,三线如何用药,这一问题值得探讨。今年的SABCS大会上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。通常TNBC患者治疗二线时PFS仅为3个月,SG这一药物出现以后,无论在TNBC患者中的治疗还是在HR+/HER2-BC的治疗,都满足了我们的生存预期。
 
全球ASCENT、TROPiCS-02研究以及中国的EVER-132-001研究、针对亚洲患者的EVER-132-002均研究表明,SG均有较好获益。因此,中国的这类患者群体可以考虑应用SG进行治疗,其PFS和OS均有获益,且安全性可控。综上所述,目前对于HER2-晚期乳腺癌患者,尽管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,但SG相关研究数据的公布,让我们有了更多信心,可以将SG作为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。
 
耿翠芝教授
外科学博士,主任医师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中国抗癌协会理事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
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
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
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常委
河北省慈惠癌症防治基金会理事长
河北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
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
河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 
王晓稼教授
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/浙江省肿瘤医院
乳腺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
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和分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、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委
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委员
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副会长
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
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、疼痛分会副主委
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肿瘤内科专委会前任主委
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
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
 
王殊教授
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
北京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(CSCO-BC)常委
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(CBCSG)常委
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
 
陈益定教授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
主任医师,乳腺外科科主任,博士生导师
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
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
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
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及肿瘤学分会委员

版面编辑:张靖璇  责任编辑:无医学编辑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乳腺癌

分享到: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