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研究>正文

CREST研究数据闪耀AUA——NMIBC患者迎来破局时刻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5/5/8 14:48:13  浏览量:426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膀胱癌(Bladder Cancer)是泌尿系统第二大肿瘤,根据2022年最新的登记数据显示,我国膀胱癌年新发病人数9.29万人,年新增死亡数4.14万人,已经成为我国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疾病。根据肿瘤浸润程度,膀胱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肌层浸润型(MIBC)和非肌层浸润型(NMIBC),随着肿瘤早期筛查的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处于NMIBC阶段即被发现。在近30年的时间里,NMIBC患者在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后,通常以单次化疗灌注+BCG诱导+维持治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,并且至今没有重大的突破。然而,仍有40%的高危NMIBC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2年内即出现复发,并且还有高达20%的患者会进一步进展为MIBC。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与生存预后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Sasanlimab联合BCG治疗高危NMIBC的III期CREST研究结果在2025年4月26日的AUA大会公布,这一研究的成功有望为NMIB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今天,我们有幸请来了CREST研究的Leading PI,来自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,为大家解读CREST研究的最新数据与临床意义。

膀胱癌(Bladder Cancer)是泌尿系统第二大肿瘤,根据2022年最新的登记数据显示,我国膀胱癌年新发病人数9.29万人,年新增死亡数4.14万人,已经成为我国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疾病。根据肿瘤浸润程度,膀胱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肌层浸润型(MIBC)和非肌层浸润型(NMIBC),随着肿瘤早期筛查的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处于NMIBC阶段即被发现。在近30年的时间里,NMIBC患者在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(TURBT)后,通常以单次化疗灌注+BCG诱导+维持治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,并且至今没有重大的突破。然而,仍有40%的高危NMIBC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2年内即出现复发,并且还有高达20%的患者会进一步进展为MIBC。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与生存预后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Sasanlimab联合BCG治疗高危NMIBC的III期CREST研究结果在2025年4月26日的AUA大会公布,这一研究的成功有望为NMIB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今天,我们有幸请来了CREST研究的Leading PI,来自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叶定伟教授,为大家解读CREST研究的最新数据与临床意义。
 
叶定伟教授
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、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
●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
●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
●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前列腺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
●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委会(CACA-GO)主任委员
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
●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
●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(CACA-GU)前任主任委员
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(CUA)肿瘤学组副组长、CPCC主任委员
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●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(UCOG)主任委员
●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
●《中华肿瘤杂志》副总编辑
●NCCN前列腺癌、肾癌、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
●晚期前列腺癌圣加仑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
●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
●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
●亚太前列腺学会(APPS)前任主席
●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等
 
CREST——首个高危NMIBC免疫联合研究,数据闪耀AUA
 
CREST试验是一项III期、国际多中心、随机、开放性、三个平行组研究,旨在评估PD-1单抗Sasanlimab联合卡介苗(BCG)(仅诱导或诱导+维持)治疗,与单独使用BCG(诱导+维持)治疗相比,在既往未接受BCG治疗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患者中的疗效。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以下3种治疗:Sasanlimab每四周皮下(SC)注射300mg,最多注25个周期,同时联合卡介苗每周一次连续六周(诱导期),之后进行(A组;n=352)或不进行(B组,n=352)BCG维持治疗;或者仅接受(BCG)诱导伴维持治疗直至25个周期(C组,n=351)。主要终点是由研究者评估的A组和C组之间的无事件生存期(EFS),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由研究者评估的B组和C组之间的无事件生存期(EFS),A/B组与C组之间的OS。在伴有原位癌(CIS)的患者中,完全缓解率(CR)及其持续时间是额外次要终点。
 
 
在经过超过3年的随访时间后,研究结果显示,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治疗,相较于单纯BCG诱导+维持治疗,可以显著改善高危NMIBC患者的EFS,尽管两组的mEFS均未达到,但联合组可以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32%,HR=68;在36个月时,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组的EFS率达到82.1%,而单纯BCG组仅为74.8%。
 
 
在疾病复发风险上,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治疗同样可以显著降低高危NMIBC患者的术后高级别复发率,降幅超过50%。而在随后的亚组分析中同样显示,无论在哪个亚组,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治疗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EFS预后或有改善的趋势。
 
 
在研究次要终点分析上,本研究首先对比了Sasanlimab联合BCG仅诱导和单用BCG诱导+维持治疗组之间的差异,分析结果显示,在不适用BCG维持治疗的情况下,Sasanlimab+BCG无法显著优于BCG诱导+维持,这一结果表明BCG维持治疗在高危NMIBC患者的治疗中属于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 
 
此外,研究结果显示,在CIS患者中,接受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的患者有更长的持续完全缓解时间,在随访36个月时,联合组的CR率仍然高达91.7%,而但用BCG诱导+维持组的这一比率仅为67.7%。
 
 
最后,在安全性方面,Sasanlimab联合BCG诱导+维持治疗安全性良好,没有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,且对比单用BCG诱导+维持治疗不会显著提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。总体AE发生率为58.0%vs 63.9%,3级以上AE发生率为29.1%vs 6.3%,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甲状腺功能异常、皮疹、肝炎、胰腺炎等。
 
 
大咖点评——NMIBC迎来近30年重大治疗变革,为患者带来新希望

叶定伟教授:众所周知,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,NMIBC患者的治疗一直没有重大突破,在TURBT术后接受BCG诱导+维持治疗一直是高危NMIBC患者的标准治疗。然而,仍然有超过40%的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的2年内即出现疾病复发,现有的标准治疗无法提供持续的肿瘤缓解作用,高危NMIBC患者存在的相当大的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。
 
CREST研究是目前首个针对高危NMIBC患者的PD-1联合BCG治疗研究,这一研究的成功可以说打破了NMIBC治疗近30年的沉寂。在主要研究终点上,Sasanlimab联合BCG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EFS,而更值得一提的是,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治疗对肿瘤的持续缓解时间,尤其是在CIS患者中。CIS患者在NMIBC中属于更高危的那一类人群,在过去这一类人群的TURBT术后复发率更高,有着更多无法被满足的医学需。Sasanlimab的成功可以说为一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,让他们有机会拥有更长的无疾病生存时间,从而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。
 
除此之外,Sasanlimab与传统的PD-1抑制剂不同,Sasanlimab为皮下注射剂型,相较于传统静脉滴注PD-1,皮下给药途径更加便捷,也更易被患者接受,因此Sasanlimab可以惠及更多的高危NMIBC患者。我相信,未来Sasanlimab联合BCG标准治疗将有望成为国内高危NMIBC患者新的希望。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膀胱癌

分享到: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