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肿瘤瞭望>资讯>正文

乐卫肝胆,无与仑比丨赵海涛教授:仑伐替尼联合抗PD-1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真实世界研究

作者:肿瘤瞭望   日期:2022/1/27 17:39:27  浏览量:8697

肿瘤瞭望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胆囊癌起病隐匿,多数初诊患者已为晚期,系统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目前晚期胆囊癌系统治疗的选择十分有限,“可乐组合”(仑伐替尼+帕博利珠单抗)等靶免治疗在晚期肝癌中取得了巨大突破,但尚缺乏针对胆囊癌的研究。

*以下文中提及的仑伐替尼特指乐卫玛®
 
编者按:胆囊癌起病隐匿,多数初诊患者已为晚期,系统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目前晚期胆囊癌系统治疗的选择十分有限,“可乐组合”(仑伐替尼+帕博利珠单抗)等靶免治疗在晚期肝癌中取得了巨大突破,但尚缺乏针对胆囊癌的研究。近期,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团队在《癌症免疫学免疫治疗》(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,IF=6.9679)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,是目前靶免联合治疗晚期胆囊癌的最大样本研究,其研究结果显示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此类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。
 
虽少见却非常棘手
“隐形杀手”胆囊癌的诊疗现状
 
胆囊癌(gallbladder cancer,GBC)在临床上相对少见,2018年全球有219420例新诊断病例和165087死亡病例。然而,GBC发病隐匿,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,仅有大约20%的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,系统治疗是晚期GB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。目前,较为广泛应用的GBC一线化疗GC方案仅能带来21%~37%的ORR,而且化疗进展后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。
 
PD-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胆管癌(BTC)的前期试验中显示了积极的治疗前景,而小分子TKI仑伐替尼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出较高的抗肿瘤活性,包括“可乐组合”(仑伐替尼+帕博利珠单抗)在内的靶向免疫联合疗法已经在肝癌等实体瘤中取得突破。目前尚缺少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的研究。
 
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也探索了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的疗效和安全性。该团队在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“A real-world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-PD-1 antibodies plus lenv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llbladder cancer”的论文,为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晚期GBC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。这也是目前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的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。
 
 
真实世界疗效出色
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
 
赵海涛教授团队发表在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杂志上的这项真实世界研究,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该中心接受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联合治疗的晚期GBC患者,以评价患者的总生存期(OS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、客观缓解率(ORR)、疾病控制率(DCR)、临床受益率(CBR)、安全性以及生物标志物PD-L1表达等。
 
●基线特征
 
研究共纳入了31例患者。开始治疗时的中位年龄为62岁,54.8%为女性。28例(90.3%)患者的基线ECOG评分为0-1,26例(83.9%)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为Child-Pugh A期。所有患者的组织病理亚型均为腺癌。基线CA19-9水平为324 U/mL。有14例(45.2%)患者的肿瘤分化较差,13例(41.9%)存在胆管结石。
 
治疗前,大多数患者的转移癌部位为肝脏(20/31,64.5%)、淋巴结(26/31,83.9%)和肺(4/31,12.9%)。有25例(80.6%)患者TNM分期为Ⅳ期。16例(51.6%)患者接受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作为一线治疗。9例(29%)患者既往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,11例(35.5%)既往接受了全身化疗,4例(12.9%)既往接受了放疗。
 
表1.患者基线特征
 
●疗效分析
 
中位随访9.9(IQR,6.1–14.0)个月。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完整的放射学评估。总体而言,15例(48.4%)患者的肿瘤大小比基线检查时有所减小(图1a)。10例(32.3%)患者获得了客观缓解(均为PR,无CR)。共有16例(51.6%)患者出现SD。因此,经放射学确认的总体ORR为32.3%,DCR为83.9%(表2)。
 
截至数据分析时,共有8例患者仍然活着。总体人群的中位PFS为5.0(95%CI:4.1~8.0)个月(图1b),6个月PFS率为44.9%(95%CI:30~67.2%)。中位OS为11.3(95%CI:9.6~12.3)个月(图1c),1年OS率为48.7%(95%CI:33.4~71%)。所有31例患者的CBR为41.9%。令人鼓舞的是,有3例患者成功实现手术转化,1例患者术后证实达到pCR,这在以往胆囊癌的相关研究中没有报道过。
 
表2.疗效反应和生存结局
 
图1.肿瘤最大百分比变化(A)、PFS(B)和OS(C)K-M曲线
 
●亚组分析
 
在入组的所有患者中,有41.9%(13/31)的患者存在PD-L1表达阳性。按照PD-L1表达进行分层,使用Kaplan–Meier生存曲线和对数秩检验分析表明,PD-L1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PFS较长(7.1 vs 4.2个月,P=0.015,图2c);但PD-L1表达阳性组的中位OS无显著延长(P=0.31,图2d)。
 
图2.根据PD-L1表达分层的生存分析
 
●安全性分析
 
患者接受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9.8个月(IQR:6.0–13.9)个月。所有31例(100%)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事件,但没有5级不良事件发生,仅有2例出现4级严重不良事件(胃肠道出血),19例(51.6%)患者出现3级不良事件(表3)。
 
最常见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是疲劳(18/31,58.1%)、ALT或AST升高(15/31,48.4%)和食欲下降(13/31,41.9%);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是疲劳(5/31,16.1%)、食欲下降(5/31,16.1%)、高血压(4/31,12.9%)和胆红素升高(4/31,12.9%)。总体上,大多数不良事件是安全的、耐受性良好的和可控的。
 
表3.观察到的常见不良事件
 
总结和讨论
 
该研究中,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可获得32.3%的ORR和83.9%的DCR,中位PFS和OS分别为5.0个月和11.3个月,这样的疗效达到了与ABC-02研究(含晚期GBC和GTC患者)GC方案相当的水平,但化疗的治疗持续时间较短,仅为6~8个月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3例患者接受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后获得手术转化,且1例达到pCR,目前尚未有相似文献报道。
 
这项研究中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的ORR也超过了KEYNOTE-028、KEYNOTE-158研究中抗PD-1抗体单药治疗BTC的ORR水平(13~17%),笔者假设可能与GBC中PD-L1表达水平更高有关,而且TKI可以发挥免疫协同作用。该研究结果证实了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治疗晚期GBC的高肿瘤缓解率和持久获益,而且PD-L1阳性患者PFS获益更佳;限于样本量不够大,PD-L1阳性患者的OS表现出一定的获益趋势。
 
在安全性方面,没有5级不良事件,仅有2例4级不良事件,3级不良事件率为61.3%,而且绝大多数不良事件是可逆转的。相较于化疗毒副作用,该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在发热、骨髓抑制等方面的不良事件更少,可能更适合于化疗耐受性低的亚洲患者。
 
综上所述,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的靶免联合策略在肝癌、胆管癌乃至其他众多实体瘤中表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;而这项真实世界研究则聚焦于临床相对少见的胆囊癌,其结果同样表明仑伐替尼+抗PD-1抗体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晚期胆囊癌患者,且PD-L1表达与良好的治疗效果呈正相关,值得通过扩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。
 
专家简介
 
赵海涛
 
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
 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肝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
 
中国微循环学会肝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及副主任委员
 
北京大学校友会理事
 
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副秘书长
 
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青委会主委
 
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分会秘书长,副主委
 
科技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
 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专家
 
HBSN(SCI收录IF:7.293)杂志副主编
 
WJG(SCI收录IF:5.742)杂志编委
 
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-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公益基金创始人
 
国家万人计划专家(领军人才)
 
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基金共15项,以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27篇,总影响因子1066分,总他引次数超过5300次,H-index 35

版面编辑:张靖璇  责任编辑:卢宇

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


胆囊癌

分享到: 更多